從一方秦磚到福之地
——走進書籍裝幀設計師鄭虹的藝術世界
成長:找到設計的真諦
《中國攝影》雜志對于鄭虹而言是無法忘卻的記憶,因為在這里,她從剛剛?cè)胄凶鰰b幀設計到屢獲大獎的專家,從不自信漸漸成為有獨到見解的設計家,這是一個讓她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地方。
1996年,鄭虹開始擔任《中國攝影》雜志的美術編輯,那時的她剛從文物考古轉(zhuǎn)行,根本沒有設計攝影雜志的經(jīng)驗,只能邊干邊學。而1997年又趕上《中國攝影》雜志改版,不僅由原來的48個頁碼增加到60個頁碼,還要從原來的24個彩頁改為全彩,生性不服輸?shù)泥嵑鐩Q定奮力一搏。
“從目錄的設計到專題的布局,再到每一個欄目的設計定位,從標題、內(nèi)文、圖片說明的字體、字號、顏色設置,甚至于作者的署名規(guī)范問題,我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苯?jīng)過近半個月的構(gòu)思和反復修改,在攝影家嚴鐘義的幫助和指導下,完成了1997年第一期雜志內(nèi)文的整體設計工作,得到了中國文聯(lián)、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和攝影家們的一致認可。當年雜志就榮獲了1997年中國文聯(lián)十佳報刊的稱號,這令鄭虹感到驕傲。
漸漸地,鄭虹開始有了名氣,找她設計畫冊的人越來越多。她設計的畫冊題材主要有三大類:一是中國古代文化類,二是現(xiàn)代攝影類,三是中國書法與繪畫類。其中,中國古代文化類畫冊是最重要的部分。她設計的《中國古代文化遺跡》曾被媒體譽為“一本厚厚的秦磚”?!拔艺J為大型系列畫冊的設計首先要準確定位,構(gòu)思要立足整體。其次要正確把握內(nèi)容與設計形式的關系。最后是合理運用設計元素,注重民族特性?!编嵑缁貞浧鹪谠O計《華夏之路》時,為了對書稿有一個整體構(gòu)思,她除了多次認真閱讀所有文字,細心揣摩中國歷史文化的精髓外,還不下七八次地和攝影家一起到博物館看文物,并提出整體構(gòu)思中每件文物所需要的拍攝角度,以便設計時更有利于實現(xiàn),從而給讀者展現(xiàn)更為立體、更為新鮮的欣賞角度。“在我看來,只有形式和內(nèi)容的有機結(jié)合,才能產(chǎn)生優(yōu)秀的設計作品,讓讀者看不出設計的設計才是最成功的設計。”鄭虹認為。
正是按照這樣的設計理念,鄭虹拿到了很多圖書裝幀設計獎,從銅獎到銀獎再到金獎,乃至中國攝影的最高獎“金像獎”,還應邀擔任華文出版物藝術設計大賽專家評委。十幾年來,鄭虹一步一個臺階,有不少國家部委以及文化團體邀請她編輯設計大型畫冊,她總是不負眾望,只要送展總能得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