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2014年兩會專題  >  今日看點

張志勇談高考改革 突破總分錄取實現(xiàn)多投多錄

發(fā)布時間:2014-03-04  來源:齊魯網(wǎng)

放大

縮小

3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接受了齊魯網(wǎng)的采訪。齊魯網(wǎng)記者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在接受采訪。

  3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接受了齊魯網(wǎng)的采訪。他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對高考改革,是繼1977年恢復高考之后,最具有革命意義的一次改革。

  真正突破“一考定終身”的改革

  張志勇表示,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對高考改革的統(tǒng)一部署來看,我們可以做出這樣一個基本判斷:這次高考改革,是繼1977年恢復高考之后,最具有革命意義的一次改革。可能很多人更關注考試科目的改革,但這次改革的核心在招生制度改革。

  他說,這是真正突破“一考定終身”的改革。過去的高考改革,不管有多少科目,都是通過一次考試來決定學生命運。這次改革提出的探索實行“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普通高?;诮y(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和“探索全國統(tǒng)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等,都是要突破“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梢哉f,之前的很多改革都是小打小鬧,唯有這次改革突破了這個難點。

  這是真正突破文理分科的改革。過去我們的孩子學文不學理、學理不學文,知識結構、人文基礎都受到很大的割裂,要么科學精神特別差,要么人文精神特別差,這對于國民素質的培育危害甚大。這也是我們過去歷次高考改革,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這是真正賦予高校和學生自主權的改革。我們的高校過去并沒有多少招生自主權,基本上是省級招生考試部門按照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不斷地向學校“批發(fā)”學生??梢灶A見,這次改革將使學生選擇考試、選擇學校的權力和高校按照章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生自主權都會擴大:高校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辦學優(yōu)勢、辦學定位,提出招生標準;學生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學校。

  希望高考能真正突破總分錄取模式,建立多元錄取模式

  張志勇表示,他對高考改革的真正落實有三個希望。

  希望在考試科目的選擇上能賦予學生和高校一定自主權。一方面,現(xiàn)在,高中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設的課程都應列為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但有的科目可以以等級表達,有的科目可以以合格表達,哪些科目等級表達,哪些科目合格表達,可讓學生充分選擇。同時,國家在規(guī)定統(tǒng)一的高考科目的同時,也希望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考試科目的權利。這樣,既有利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所以說,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和高考科目的設置上、次數(shù)上、難度上,都應給學生更大的選擇性。讓學生對感興趣的科目學的更好更深,學生的專業(yè)興趣能得到更好的分化、定位,這對于學生和國家都是好事。另一方面,對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在高考招生中的運用上,各個高校可以制定自己的方案,形成自己的門檻標準。同時,希望允許高校不同的專業(yè)可選擇相應的科目納入國家統(tǒng)一考試。

  希望能真正突破總分錄取模式,建立多元錄取模式。理想的多元錄取模式,意味著高校招生依據(j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高中水平考試成績達到學校招生章程的基本要求,這是報考某高校的基本門檻,達不到門檻的學生就沒有資格報考這所學校;二是參加國家統(tǒng)一高考的考試成績達到學校的最低錄取控制線,否則,沒有資格參加學校的統(tǒng)一錄?。蝗蔷C合素質評價或者面試成績等,符合招生學校的要求。只有滿足以上三個條件的學生,才有獲得高校錄取的資格。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必須完善三個制度:一是完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將其上升為國家考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客觀、可用,讓老百姓放心;二是完善統(tǒng)一高考科目的設置,既要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又要真正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三是完善綜合素質評價和高校自主面試制度,特別是反映學生綜合素質的標志性成果,要做到真實、可信。所以,一定要把這三個制度建設匹配好,才能為真正實現(xiàn)多元錄取奠定基礎。

  希望能建立“多投多錄,雙向選擇”的錄取模式。一個學生可以向多所學校投送自己的入學申請,也可以拿到多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但他可以自主選擇最喜歡的學校和專業(yè)。這會帶來兩個好處:一是對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有了制度的保障,確保學生選擇的專業(yè)、學校和自己興趣相匹配,真正解決當下“我上某所高校,不是因為我對某所高校的某個專業(yè)感興趣,而是因為我的分數(shù)夠了”,“某所高校錄取你,也不是因為這個學生適合這個專業(yè),而是因為分數(shù)夠了”等教育畸形問題。二是激發(fā)高校改革活力,促進辦學質量的競爭,高校辦學特色和品牌意識會大幅度提高。目前按照批次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分配”學生的體制,出現(xiàn)了許多大而全、同質化的學校,沒有品牌、沒有特色。如果真正實施了“多投多錄,雙向選擇”的招生錄取模式,那么這個學校辦學質量不好、沒有特色,學生就會用腳投票,選擇別的學校。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激發(fā)高校改革的內在動力。

作者:李淼     責任編輯:系統(tǒng)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