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熱烈慶祝第三十個教師節(jié)

教書育人 默默奉獻

——記全國優(yōu)秀教師曾昭萱

發(fā)布時間:2014-08-27  來源:民進江西省委會

放大

縮小

人物簡介:

  曾昭萱,男,1937年3月生,江西吉安縣人,大學學歷,1958年9月參加工作,1987年12月加入民進。吉安師范高級講師。

  1958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數(shù)學系畢業(yè),同年9月分配至甘肅省建筑工程學校任教。1961年12月調(diào)入江西農(nóng)學院附中任教。1969年4月至12月下放吉安縣永和公社并在小學初中班任教。1970年1月調(diào)入吉安縣永和中學。1987年8月調(diào)入吉安師范任教直至退休。

  曾昭萱老師從事教育工作34年,始終默默耕耘在教育第一線,因教學成績突出,先后多次榮獲吉安縣勞動模范、吉安縣優(yōu)秀教師、吉安地區(qū)優(yōu)秀教師稱號。1989年9月榮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榮譽稱號。

  有一次,吉安師范學校的語文老師給二年級三個班的同學出了一道作文題《誰是你最尊重的人》,沒想到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寫下了一位數(shù)學老師的名字 ——曾昭萱。

  曾昭萱是吉安師范高級講師,民進會員。早在南昌二中讀書時,他便立下志愿要作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后來果然考入了北京師范大學。1958年畢業(yè)后當上了中學教師。

  正當他憑借著學校這塊園地鉆研業(yè)務發(fā)揮才能,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在江西農(nóng)學院當副教授的父親被迫害致死,他也被下放回到了他的老家吉安縣永和鄉(xiāng)。他在田里與村民們一道勞動了半年,恰巧遇上興辦永和中學,便被調(diào)了去。他去報到時,永和中學還是一座荒蕪的亂墳崗。沒有校舍,他與師生們一道挖殘存的地磚修建;沒有床鋪,他與其他教師一道砍樹竹架設(shè);沒有教具,他自己制作。白天上課勞動,晚上在煤油燈下備課,批改作業(yè),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zhì),他沒日沒夜全身心地撲在教學上。他沒有因父親的不幸和自己的遭遇而消沉。他十分珍惜黨和人民給予他重新走上講壇的機會。

  他在永和中學,教過初中,也教過高中,當過班主任,也當過教研組長。尤其是恢復高考后,為了使建在山崗上的永和中學能多飛出幾只金鳳凰,他整天在學校里忙碌,連近在咫尺的家也很少回去。他累得心臟出了毛病。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教的班級每年都有幾十人考取大學,這些學生中,后來有的讀研究生,有的留學國外。他也多次被評為縣先進工作者。他自己制作的數(shù)學幾何教具還得了地區(qū)二等獎。

  他做的這些工作,取得的這些成績,上級有關(guān)部門的領(lǐng)導和廣大師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1987年,縣教育局要調(diào)他去吉安縣中學任教。吉安師范聽說永和有這樣一位人才,也同有關(guān)部門協(xié)商下了調(diào)令。

  他選擇了吉安師范。

  他沒想到來到吉安師范遇到兩大難題:一是教師住房緊張,他夫妻倆加上四個孩子住在一間只有十二平方米的房間里。二是妻子留在遠離吉安二十里路的縣城供銷社工作。每星期回家一二次,來去匆匆。四個孩子的生活學習,全靠他照料。但他明白自己的職責,也更癡情于教育事業(yè)。面對種種困難,他一聲不吭,每天清早起來,處理好家務,打發(fā)了孩子上學,便準時走進教室,有時候他忙家務連早餐也沒來得及吃,但他從沒遲到早退過。每當站在講臺上,他的精神是那么飽滿,思維是那么敏捷,學識又是那么淵博。對每位學生的作業(yè),他批改得極其認真。全校教學工作大檢查,表揚了兩位教師,他便是其中的一名。

  由于他操勞過度,身體越來越差,患有腎炎、糖尿病。他的腳曾被自行車撞傷過二次。一次縫了七針,一次撞成骨析,且引起感染發(fā)炎,醫(yī)生和校領(lǐng)導要他住院治療,讓其他老師頂課。他心里惦記著學生,連連搖頭說:“我要對學生負責,不能讓別人頂課”。他堅持拄著雙拐杖,忍著疼痛,每天走進教室給學生講裸,整整三個月沒拉下一節(jié)課。學生被感動了,其他老師被感動了,領(lǐng)導被感動了,紛紛伸出熱情的手,有的送他去醫(yī)院換藥,有的幫他處理家務。他的事跡在學校廣為流傳,學生說:“曾老師是最值得尊重的人?!鼻嗄杲處熣f:“曾老師是我們的楷模?!比熒娍谝晦o稱曾昭萱老師是教育界的“老黃?!?。黨組織和領(lǐng)導更不會忘記這樣一位好同志。1989年曾昭萱老師被國家教委等三家單位聯(lián)合授予“全國優(yōu)秀教師”光榮稱號。

  曾昭萱老師對榮譽看得很淡。每次評先進,他總說:“我沒做什么,不要評我”。但他對自己的形象卻看得很重。我們一向他要照片時,本想挑一張近期的,大概曾老師覺得近期照片人顯得太消瘦了,便執(zhí)意要給我們這張幾年前的照片。這張照片不僅人顯得年輕健康,而且精神非常飽滿,帶給人以美好的形象,這是曾昭萱老師的心愿,也是我們大家的心愿。

  愿曾昭萱老師的美好形象永遠保持下去。

作者:     責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