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談多校劃片等教改熱點:
亟需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呼吁更清晰的學校分類構架——不主張公辦學校一窩蜂開設“國際班”
《關于深化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案》中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美接受基礎教育的中國留學生增長了23.5%,接受高中教育的增長了50%,留學低齡化趨勢日趨顯著。
除了高端教育需求外溢的現(xiàn)狀以外,頗受爭議的公辦學校國際班也是近年來兩會代表們的熱議話題。對此,朱永新表示:“師資條件良好的公辦學校,可以考慮針對特別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精英教育’,這不算不公平,但我不主張所有公辦學校去開設國際班。”
朱永新介紹,目前,中國的國際學校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專門針對外國人的學校,等于是為在華外國學生辦學,而我們的教育部門對這類學校存在管理真空,“有些學校根本連漢語課、中國文化課都很少開設,這樣怎么能讓這些在中國的外國孩子了解中國呢?”
而另一類則是針對中國孩子的國際學校,或者國際班,“我認為,對于高中而言,要么就干脆改造成國際化高中,是不是可以允許有少量的精英高中存在?要么就保持普通高中的性質,注重資源配置的公平合理,并且給民辦學校留有一定的機會。所以在學校分類層面,我們是得再好好琢磨一下,這樣也有利于規(guī)范管理?!?/p>
“多校劃片”的終極理想狀態(tài)是什么?
談到最近教育部提出“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多校劃片”的意見,朱永新表示:“多校劃片本質上還是以就近入學為主導,但我理想中的狀態(tài)是,多校劃片到最后,不是這幾個學校里隨機上一個,而是這些學校的課程孩子都可以去聽,哪個學校的課好就聽哪個的,這樣學校變成了課程學習中心,也不會出現(xiàn)大家都想往好學校鉆的現(xiàn)象?!?/p>
今年兩會,朱永新的個人提案中就有“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未來學習模式”相關內(nèi)容。他指出,美國已有200萬學生在家學習,并且可以任意選擇名校名師的課程進行自主學習。朱永新認為,將教育與“互聯(lián)網(wǎng)+”相結合,是未來教育的一個發(fā)展方向。他期待有一天,課程證書能夠取代學歷證書——“你上哪個大學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修了什么課程”,朱永新說,“真正的公平是自由的公平,選擇的公平。期待未來中國的教育能夠更加多元、開放,實現(xiàn)定制化和個性化的發(f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