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id="hzgbv"></style>

          • 網(wǎng)上展館
          • 第一部分概述
          • 馬敘倫20歲時攝
          • 1908年,馬敘倫24歲照
          • 1908年,馬敘倫攝于廣東
          • 1908年,馬敘倫與子龍驤留影
          • 1909年,馬敘倫25歲照
          • 《政藝通報》壬寅第八期封面。1902年2月24日-1908年2月,鄧實、馬敘倫主編。
          • 《新世界學報》半月刊第一號書影(1902年9月)
          • 國學保存會刊物《國粹學報》創(chuàng)刊號書影(1905年2月)
          • 北京大學文學哲學門第二期畢業(yè)班1918年6月合影,第一排左起第四人為馬敘倫
          • 擔任北大教授,和被推舉為北大教職員會主席、北京教職員聯(lián)合會主席時
          • 馬敘倫舊居(襄陽南路383弄32號)
          • 第二部分概述
          • 1920年馬敘倫36歲照
          • 1920年1月20日,馬敘倫等發(fā)起組織北大教職員聯(lián)合會啟事
          • 1921年6月3日,馬敘倫參加“索薪”運動,在新華門被徐世昌的衛(wèi)兵隊擊傷。
          • 1922年11月5日,教育部湯爾和總長(前左)、馬敘倫次長(后左5)參觀中法大學西山陸謨克學院及測星樓紀念攝影。
          • 擔任北大教授和北京“五卅”慘案后援會主任時,40歲。
          • 1925年,五卅運動 ,北京各團體為交涉1月無端緒,于7月18日在 天安門召開國民大會,議決案4條促政府力行。圖為主席臺與群眾總指揮馬敘倫、主席李石曾。
          • 1925年夏,馬敘倫攝于北京北海公園
          • 1926年5月,馬敘倫因抗議“三一八”慘案中軍閥政府的暴行而遭“通緝”,被迫逃離北京,前往杭州。路經(jīng)天津時與諸子攝于久大精鹽公司。坐者為馬敘倫。
          • 1934年,馬敘倫50歲生日照
          • 1936年,馬敘倫52歲照
          • 1936年,馬敘倫在北京雙輦胡同留影
          • 1939年,馬敘倫攝于上海法國花園
          • 馬敘倫拒收漢奸之禮油畫
          • 第三部分概述
          • 鄭振鐸、徐伯昕、柯靈、唐弢等創(chuàng)辦了《民主》、《周報》等刊物,積極倡導和平民主,反對國民黨獨裁、內(nèi)戰(zhàn)的反動政策。馬敘倫是這兩個刊物的熱心支持者和主要撰稿人,在這些刊物周圍聚集了一大批文化出版界的知名人士
          • 1945年12月30日,中國民主促進會在上海愛麥虞限路(今紹興路)中國科學社正式。圖為民進成立舊址。
          • 民進第一次會員大會即成立大會的簽到名單
          • 大會通過的會章明確規(guī)定民進以“發(fā)揚民主精神,推進中國民主政治之實踐”為宗旨。
          • 1946年1月2日,民進召開了第二次會員大會,組成了第一屆理事會。
          • 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了民進成立后發(fā)表的第一個宣言《中國民主促進會對于時局的宣言》
          • 《文匯報》載《勝利中國的瞻顧》,有馬敘倫署名
          • 1946年1月13日,馬敘倫置生死于度外,參加在玉佛寺舉行的公祭于再烈士大會。右起依次為馬敘倫,柳亞子,林漢達
          • 民進圍繞舊政協(xié)與國民黨反動派展開針鋒相對的斗爭。馬敘倫在《文匯報》撰文揭露國民黨以主人自居,定出調(diào)子使人就范的企圖。
          • 1946年6月,內(nèi)戰(zhàn)危機日趨嚴重。馬敘倫等164名上海文化界人士聯(lián)合致書蔣介石、馬歇爾和各黨派,呼吁停止內(nèi)戰(zhàn)并強烈要求美國政府立即改變對華政策,停止向國民黨提供軍事援助。
          • 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團復函馬敘倫等人,重申共產(chǎn)黨堅持和平民主團結(jié)統(tǒng)一的一貫主張,并高度贊揚他們的愛國熱忱。
          • 和平請愿團部分代表在上火車前合影:右起馬敘倫、包達三、雷潔瓊、閻寶航、張絅伯、盛丕華、胡子嬰(代表團秘書)、蕢延芳。
          • 1946年6月,葉圣陶到上海北站送馬敘倫、雷潔瓊等赴南京請愿,與周建人(右坐)許廣平(前坐)攝于車站
          • 1946年6月23日,上海十萬群眾舉行反對內(nèi)戰(zhàn),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nèi)政的大示威。
          • 和平請愿代表團名單
          • 和平請愿團到達南京下關(guān)車站時,遭到國民黨特務暴徒的圍攻毒打,馬敘倫、雷潔瓊、閻寶航及學生代表陳震中、記者浦熙修、高集等被毆重傷,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下關(guān)事件”。
          • 馬敘倫被打時穿的長衫。
          • 周恩來聞訊立即趕到醫(yī)院看望,并說:“你們的血是不會白流的”
          • 毛主席、朱總司令從延安致電慰問馬敘倫等被毆和平請愿代表
          • 1946年6月29日,上海人民呼吁和平入京請愿團代表留影。
          • “下關(guān)事件”激起全國人民的極大憤慨,一個聲援請愿代表,強烈譴責國民黨暴行的浪潮在全國范圍迅速展開。
          • 民進領(lǐng)導人發(fā)表抗議文章,譴責國民黨暴行
          • 民進領(lǐng)導人馬敘倫撰文嚴正警告國民黨政府:“人民的口是終究封鎖不住的,文化是終歸虐殺不了的?!?/span>
          • 馬敘倫《從李聞案說到政治暗殺》
          • 1947年2月9日,上海百貨業(yè)職工發(fā)起“多用國貨,抵制美貨”運動,遭國民黨特務暴徒破壞,造成一人死亡,百余人受傷的“二九慘案”。民進與上海各人民團體組成“二九慘案后援會”,并推舉馬敘倫、王紹鏊等五人組成后援會主席團。
          • 1947年,包達三、陳叔通、馬敘倫、馬佩、張絅伯等攝于上海
          • 在白色恐怖下民進頑強斗爭。1947年10月30日,馬敘倫公開致函張群,表示“捕殺不辭,驅(qū)脅無畏”,并預立遺囑,明示置生死于度外,誓與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斗爭到底的決心。
          • 1948年4月,郭沫若、譚平山、蔡廷鍇、沈鈞儒、何香凝、馬敘倫在香港
          • 1948年4月21日,解放軍收復延安。23日,馬敘倫致電毛澤東表示祝賀。
          • 1948年9月27日,馬敘倫64歲照
          • 1950年4月24日,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合影
          • 1951年8月,中國民主促進會第三屆中央理事會第三次全體會議
          • 1952年8月,中國民主促進會全國組織宣教工作會議
          • 民進二大期間,馬敘倫與周恩來總理在一起
          • 1956年8月24日,民進四屆一中全會
          • 第四部分概述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布紀念“五一”勞動節(jié)口號,5月2日,人民日報全文刊發(fā)。
          • 5月5日,民進和在港的其他民主黨派、民主人士(包含馬敘倫)聯(lián)名致電毛主席,表示積極響應中共的號召。
          • 5月24日,民進單獨發(fā)表宣言,堅決擁護中共的“五一”號召。
          • 1948年,馬敘倫北上在船上與郭沫若(左)合影
          • 1948年馬敘倫等北上在梅河口登陸后合影
          • 周恩來親筆致信馬敘倫、許廣平,歡迎他們到北平共商國家大計。
          • 1949年1月26日,東北解放區(qū)各界在沈陽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歡迎為參加新政協(xié)而達到解放區(qū)的民主人士,馬敘倫在會上指出,我們爭取的是真和平,不是馬虎妥協(xié)和平。
          • 1949年2月4日,民進領(lǐng)導人馬敘倫等致電各地會員,號召大家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下迅速行動起來,為徹底埋葬蔣家王朝、迎接全國解放而奮斗。
          • 1949年2月25日,馬敘倫、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等民主人士在林伯渠等陪同下,由沈陽抵達北平,在車站受到各界人士歡迎。
          • 1949年2月25日,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各方面民主人士抵達北平。圖為林伯渠、郭沫若、馬敘倫、李濟深、沈鈞儒等在歡迎民主人士大會上
          •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領(lǐng)導人從西柏坡進入北平,民主黨派負責人和民主人士在西苑機場迎接。右起第一人為馬敘倫。
          • 1949年4月20日,毛主席、朱總司令發(fā)布《向全國進軍令》,渡江戰(zhàn)役開始。22日,馬敘倫向新華社發(fā)表談話,表示堅決支持。
          • 馬敘倫等致電毛主席、朱總司令、陳毅將軍暨全體指戰(zhàn)員,祝賀上海解放。
          • 1949年6月15日,政協(xié)籌備會議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隆重舉行。
          • 馬敘倫在一屆政協(xié)國旗、國徽、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會議上。
          • 馬敘倫為國歌歌詞擬稿。
          • 馬敘倫提議以《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的會議記錄
          • 1949年9月25日,民進首席代表馬敘倫在全國政協(xié)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發(fā)言
          • 中國民主促進會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名單。
          •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部分)合影。二排左起第八人為馬敘倫。
          •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會議通過《關(guān)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
          • 1949年,馬敘倫(中)、許廣平(右)和馮賓符攝于辛寺胡同
          • 1949年,馬敘倫與夫人潘杏媞幼女龍佩合影
          • 第五部分概述
          • 50年代,毛主席與馬敘倫、何香凝在一起
          • 1949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典禮大會上,馬敘倫在發(fā)言
          • 1949年11月,馬敘倫在中國政法大學成立大會上講話
          • 1949年底至1950年初,馬敘倫視察北京某小學。
          • 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合影。第二排左起第五人為馬敘倫。
          • 1950年6月,政協(xié)一屆二次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聽取馬敘倫關(guān)于學生健康問題的匯報
          • 1950年6月19日,毛澤東致馬敘倫書信手跡
          • 1950年6月19日,毛澤東致馬敘倫書信手跡
          •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國工農(nóng)教育會議。馬敘倫部長主持工農(nóng)教育會議,毛澤東主席親臨會議,圖為毛澤東與全體代表、模范教師等合影
          • 1951年1月15日,毛澤東給馬敘倫的信。
          • 1951年1月15日,毛澤東給馬敘倫的信。
          • 馬敘倫給朱德的親筆信,請朱德為期刊《學文化》題詞
          • 馬敘倫轉(zhuǎn)濟南市立皇亭小學學生給朱德的信
          • 馬敘倫在政協(xié)三次會上發(fā)言:“團結(jié)文化教育工作者學習毛澤東思想”(人民日報1951年10月30日)
          • 1954年5月9日,馬敘倫的發(fā)言,王紹鏊簽發(fā)件
          • 馬敘倫的最后題詞
          • 馬敘倫(1885.4.27——1970.5.4)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台湾中文娱乐网